示范村是這樣產生的——渡口村黨支部帶領群眾探索“強組織、興產業、增活力”發展路徑
來源:【煙臺日報-大小新聞】
8月25日,隨著最后一塊2米見方的方磚平穩落地,福山區高疃鎮渡口村用時2個月打造的“愛渡廣場”進入收尾階段。作為一處新地標,愛渡廣場不僅為游客提供了觀景休憩的開闊場地,而且由于在設計施工上與自然景觀、鄉村風貌完全契合,已成為靚麗的“打卡地”。
愛渡廣場的誕生,只是渡口村依托生態優勢,依托青山綠水發展生態鄉村旅游、打造靚麗名片的一個縮影。如今,渡口村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大道越走越寬,村黨支部帶領黨員群眾以不負時代使命、無愧自然饋贈的擔當,積極踐行“綠水金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力打造踐行“兩山”觀的產業孵化示范中心。先后獲得了“省級美麗鄉村”“省級景區化村莊”“煙臺市美麗鄉村”“煙臺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鄉村型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一朝“棚”起萬象新
——以主動作為的擔當凝民心、聚民力
當下的渡口村,可謂一步一畫。身進,可靜享流水人家的恬謐悠閑;身退,可遠觀山水相擁的磅礴恢弘。身臨其間,于一進一退之中,則入“心亦無所迫,身亦無所拘”的豁然止境。這里,滿足了人們對所有“漫生活”的幻想。
多年前,村無集體經營性收入,民無穩定集體收益分紅,在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村莊治理效能上舉步維艱,集體弱、民心散,成為擺在渡口村黨員干部面前的兩大難題。
為走出困境,村黨支部發起了兩個“帶頭人”工程——攻堅克難的“帶頭人”、富村強村的“帶頭人”。村內,以黨員聯戶包幫的形式,圍繞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開展村容村貌煥新行動,在環境衛生大整治中增強黨支部的組織力;村外,以列村“兩委”班子成員任務清單的方式,組織村干部們各領其職,或外出考察領辦項目、或向上爭取政策資金、或對內發動村民流轉土地,于2019年,注冊了煙臺市福山區清洋河農民專業合作社,籌集資金70萬元,領辦櫻桃設施大棚項目。
櫻桃大棚建起來了,黨員干部以擔當進取的決心和真抓實干的行動,感染著每一名村民。渡口村黨支部抓住有利時機,堅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探索適合自己村情的“強組織、興產業、增活力”的發展路徑。3年來,全村上下一心,圍繞發展休閑農業、采摘農業、設施農業等新興產業,他們辦民宿、建園子、蓋大棚,開啟了從無到有的強村富民之路。到2022年,在高疃鎮黨委的統籌規劃下,憑借其突出的生態“變現”能力,渡口村被列入“悠然清谷”黨建融合發展區的中部核心,邁上了創優爭先蝶變之路。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以克難攻堅的勇氣引人才、興產業
圍繞規模擴張和多元化發展,渡口村黨支部先后3次聘請專家對發展項目的產業結構、市場布局、運營管理進行研判和指導,尋找可持續發展的強村富民之路。
經過調研分析,村黨支部發現,戶籍人口228戶、579人的渡口村,村民結構老齡化嚴重。一方面,因缺少有知識、有見識、有能力的青壯年回村創業就業,村里的各項改革面臨后繼乏人、后勁不足的困局;另一方面,多數村民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的現狀,又難以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致富路徑,村集體發展持續盈利能力受到嚴重制約。為改變這一狀況,在高疃鎮黨委的支持下,渡口村黨支部一手抓青年人才招引,一手抓現有村民素質技能的培訓提高,讓更多的青年人才來村、回村發展,帶動更多的中老年村民掌握一到兩門新技能從而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致富”。
緊緊撰住“人才”這個牛鼻子,借助福山區“人才回引”政策,招引高疃籍網商“I Du(愛渡)”團隊來村創業,與渡口村黨支部聯合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辦事業、興實業,以煙臺愛渡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載體,共同打造“愛渡”農業品牌。自2020年起先后建設精品民宿和全國首個單體面積最大的5D草莓主題體驗館,打造網紅打卡新地標,年接待游客人次已突破萬人。
從2019年集資近70萬元試建2棟櫻桃設施大棚起步,渡口村黨支部帶領群眾和企業大力發展富民新村的產業項目,如今村集體已累計建成9處設施櫻桃大棚,在初步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管理逐步走上正軌、運營初步打開市場之后,正帶領群眾實現從選對路、起好步到發展騰飛的跨越。
一花獨放不是春
——以銳意進取新攻勢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為進一步拓寬強村富民的振興之路,渡口村搶抓高疃鎮“悠然清谷”黨建融合發展區和示范片區帶來區域協同發展和資源融合發展的機遇,充分挖掘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通過簽訂環境協議實現生態資源價值化,發起向綠水青山要生產力的新“攻勢”,將眾人眼里依山傍水的“無限風光”變現為鄉村振興的“真金白銀”,自2020年以來,渡口村集體經濟增收曲線以近20%的仰角持續向上攀升。
在育強“綠色名片”同時,該村堅持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方向,圍繞激活農村全域全要素市場活力,與省內知名文化旅游發展公司就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重構農村產權交易模式、深化綠色產業發展進行深入合作。下步,渡口村黨支部帶領本村群眾將圍繞打造實踐“兩山”觀的產業孵化示范中心,以自身作為引爆點輻射帶動上下游各村,對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創辦項目、本土優勢企業創業項目等進行提質增效,升級打造線性森林公園、精品膠東民俗酒館、耕讀文化體驗等文旅項目,加快發展星級特色民宿和生態農業體驗區。YMG全媒體記者 權立通 通訊員 賈同治 攝影報道
編輯 鄒春霞
審核 龐見波
本文來自【煙臺日報-大小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