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經開:以“繡花功夫”建設“精品街道”,助推城市更新(常州繡花廠招工)
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車行道平整,行車舒適,人行道翻新,不易積水,沿街店招更換一新,兩側樹木綠蔭如蓋,整體道路環境優化……在常州經開區,這樣高品質、高顏值的道路不勝枚舉,今年,又將新增3條綠化精品道路,8條精品街道。
綠化精品道路包括東城路、東方大道-潞橫路、東方大道、楓尚路-常青路、橫芙路、朝陽路-常芙路;精品街道包括圩墩路、中吳大道—戚墅堰大橋、今創路、中吳大道—工農橋、潞橫北路、東城路-華豐路、山水路、東城路-華豐路、常戚路、先行路-小鐵路、橫林大道、順通路-瑞豐橋、政和路-建設路、得園路-312國道、華喜路、公園路-江南路。
改造提升道路
即將揭開面紗
最近有走過橫芙路的小伙伴嗎?你有沒有發現它正在悄悄改變!
“目前,我們正加快推進橫芙路(朝陽路-常芙路段)精品道路建設,在維持12米寬主路面基礎上,改為雙向三車道,兩側設置1.5米綠化設施帶,外側新建2.5米非機動車道,對沿路管線一并改造,新增交通安全設施,改造后將極大提升道路通行率、安全性和美觀度?!苯K科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建管一中心經理沈宏濤說。
還有圩墩路(中吳大道—戚墅堰大橋)也將迎來蛻變!歷史文脈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是屬于經開獨一無二的城市風貌。
常州經開區綜合執法局市容管理科科長黃偉春介紹,由圩墩遺址發掘出的“江南文化之源”馬家浜文化為設計元素,結合公共景觀區、生活居住區、商業活動區的分區改造,針對建筑立面出新、商鋪店招更換、鋪裝場地改造、配套設施優化、景觀綠化提升、夜景燈光打造等六項主要內容進行綜合整治,打造慢行優先的安全街道、界面優美的美麗街道、特色鮮明的人文街道、多元復合的活力街道、低碳健康的綠色街道、集約高效的智慧街道,通過精品街道建設進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
除了目前尚在改造的道路,常州經開區還有許多“寶藏路”,下面,記者就帶您“云上”探一番。
延陵東路至三號橋
這段路美翻啦
清晨,市民周荷珍沿著延陵東路開始了一天的晨練。參天梧桐、大運河、還有極具特色的工業建筑群,道路邊的美景讓周荷珍身心倍感舒暢。作為緊靠大運河的城市主干道,延陵東路北側坐落著3家至今仍然煥發生機的百年老廠。作為一條見證了工業繁榮的車來船往,承載著常州經開區發展記憶的道路,延陵東路迎來了“新生”。
2020年起,延陵東路實施景觀提升工程,一期項目全長2.4公里,總投資800萬元,改善綠化面積14000平方米,并結合常州經開區特有的工業歷史文化背景,打造了大明天虹1921、戚電廠1921、戚機廠1898等歷史景觀節點,得到較好反響;2021年4月,總投資2400萬元的二期工程啟動,新建濱河步道3100米,提升綠化面積約7.5萬平方米。
常州經開區建設局公用事業科顧文娟介紹,“延陵東路周邊景觀設計緊緊圍繞工業文化,挖掘工業進程中璀璨的歷史文化節點,以極具代表的紅磚藝術為表現手法,沿線設置了多個景觀節點,包括迎賓節點、舊碼頭節點、徐窯渡節點、口袋公園,打造了完整的濱河步道體系,立體架構起常州經開區工業文旅長廊。”
作為常州經開區去年著力打造的3條綠化精品道路之一,延陵東路不僅成了名副其實的“迎賓大道”,更博得了“梧桐大道”的美名。
結合兩側梧桐樹、百年老廠、公交站點、燈光亮化等元素,常州經開區將延陵東路打造成了適合打卡的“最美網紅梧桐路”,一條高品位、高顏值、高水平的精品道路應運而生。
面上墻繪“點靚”店招
臨津路大變樣
臨津路是遙觀鎮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一,2021年以來遙觀鎮黨委、政府投資700余萬元,實施了臨津路精品街道創建項目,將臨津路的定位從鄉鎮功能性干道提升為城鎮生活性要道。
談及臨津路的“前世今生”,家住遙觀鎮的周女士如數家珍——街面環境差、沿街店招參差不齊,曾經“相貌平平”讓人們不愿駐足于此?!艾F在街道整體環境是大變樣?!?/p>
在推進過程中,遙觀鎮綜合考慮臨津路的歷史文化特點和實際使用現狀,對墻體外立面風格進行優化設計,以徽派風格為主、歐式建筑點綴,佐以明快飽滿的學院風,同時將“臨津”字體嵌入店招廣告進行整體設計,波浪發光燈帶和個性發光字體讓道路氛圍更濃郁。
在改造提升基礎上,遙觀鎮還為臨津路配套了更精細的管理模式。遙觀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楊天文說,“通過黨建引領、科技賦能以及共治共享等全力打造‘道路家’一體化管服模式——紅管家黨小組入駐臨津路,與沿街商戶簽訂市容環衛、垃圾分類責任狀,利用市容環衛責任制系統開展監控智能識別、無人機巡查等,為沿街居民提供宜居生活環境?!?/p>
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常州經開區以“精品街道”建設,助推城區優化更新,即將開啟“美顏”模式的這些道路,準備好打卡了嗎?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