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星定級”激活基層黨組織“春水”(激活基層組織活力)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原創稿
據安順日報消息:普定縣建立村(社區)干部薪酬差異化動態增長機制,對村(社區)黨組織和干部進行“評星定級”。2020年,共投入415萬元,對全縣175個村(社區)實施星級考核,使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由“弱”變“強”,干部積極性由“低”變“高”。
“兩類考核”定等級。制定村(社區)黨組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星級考核管理辦法,設定24項考核標準,形成百分制考評細則。由鄉鎮(街道)黨委(工委)組建考評組,采取實地察看、隨機聽取民意、個別談話及查閱資料等方式,對轄區所有行政村、社區黨組織和自治組織進行日常檢查和每半年一次的集中考核。縣委組織部負責分類指導和定期隨機抽查,抽查扣分直接從鄉鎮(街道)黨委(工委)考核得分中扣除,最后依據綜合得分評出“一星”至“五星”級五個等次。其中,“五星”級黨組織從黨建模式創優,集體經濟發展實績突出,有典型經驗在縣級以上推廣的優秀村(社區)黨組織中產生,原則上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五星”和“四星”的總和比例不超過30%。
“兩項工作”看實績。圍繞黨建工作和包括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在內的中心工作進行星級考核,推進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互促并進。黨的建設工作主要考核“一任務兩要點三清單”、黨的自身建設、廉潔自律等情況;中心工作中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主要考核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發展村(社區)集體經濟、鄉村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基層治理、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情況;其他中心工作主要考核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完成情況和取得的成效。
“兩個掛鉤”重激勵。村(社區)黨組織的星級考評情況與績效、獎懲掛鉤,作為評比表彰、報酬績效、組織關愛、組織處理的重要依據。制定下發村級后備干部培養選拔辦法等,為星級考評制度形成補充。對評為“五星”級的村(社區)黨組織及干部,在項目資金和信息技術上重點傾斜,擇優申報參評各類表彰;評定為“一星”以上的村(社區)黨組織中,支書、主任“一肩挑”的村(社區)干部分別享受每月500至3000元不等的績效獎勵,村(社區)支書、主任分別享受每月300至2000元不等的績效獎勵,其他領薪村(社區)干部分別享受每月200至800元不等的報酬獎勵;為評定為“三星”級以上的村(社區)黨組織設立了“組織關愛包”,優先協調解決村(社區)干部子女就學和入伍、評先選優、選拔鄉鎮領導干部、保險繳納等;對一次、連續兩次、連續三次未評得星級的村(社區)黨組織,分別對其黨組織書記進行約談、提醒談話、組織調整。
“兩次復查”強監管。對星級考核實行動態管理,對應考評結果每半年進行一次復查“回頭看”,根據復查情況據實升星或降星。去年,在上半年星級考核中,91%的村(社區)干部工資實現了300至3000元的增長,3名村(社區)干部月薪酬達7000元,2名村(社區)干部獲得“組織關愛包”;下半年星級考核中,97個村(社區)發生星級變動,44個村(社區)升星、53個村(社區)降星,共發放207.75萬元績效獎金,整體實現了能上能下,動態管理,激發了村(社區)干部干事創業激情,提長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盧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