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安心驛站”黨建項目實施方案(2020年社區黨建項目)
社區“安心驛站”黨建項目實施方案(2020年社區黨建項目)
社區“安心驛站”黨建項目實施方案范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若干措施(試行)》文件精神,推動社區建設順利發展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快速高效解決城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經研究決定,在中心城區實施“安心驛站”黨建項目,結合實際特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不斷加強基層戰斗堡壘作用,形成“層級幫扶,分級管理、會商協同、高效處置”的長效服務機制,實現“社區工作看得到、群眾困難幫得到、治理問題辦得好”的工作目標,提升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主要服務對象
1、第一類服務人群:主要是居民群眾中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獨家庭、重癥殘疾人員、在黨五十年以上的老黨員等特殊群體。在社區黨組織書記直接領導下,社區專職網格員、微網管家開展“時常見”活動,通過不間斷上門走訪慰問和看望,對他們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解決,把黨的特殊關懷第一時間送到他們手中。
2、第二類服務人群:主要是居民群眾中的低保戶、殘疾人員、退休老黨員等群體。由社區居委會分管組織、民政、殘聯、老年工作人員、微網格員開展“每周見”活動,每周開展一次干群面對面工作,定期開展入戶走訪,近距離了解管理對象思想動態,及時掌握管理對象的生活狀況,協調處理管理對象生活困難問題,建立臺賬,開展關懷幫扶工作,推動關懷幫扶工作全面落實。
3、第三類服務人群:主要是居民群眾中的重點人員、精神障礙患者、刑滿釋放人員、涉邪人員、矯正人員、吸毒人員、信訪人員等群體。由社區居委會分管綜治人員、駐社區民警、協警、專職網格員按照有關文件要求開展“定期見”,關注他們思想動態,了解生活情況,及時掌握穩控信息,加大對管理對象的思想疏導和穩控工作力度,解決他們生活、就業等問題,全面做好穩控工作。
4、第四類服務人群:主要是居民群眾中的在職黨員干部、社區黨員、社會團體協會骨干成員等群體。由社區黨組織書記牽頭領銜開展“活動見”活動,充分發揮“社區發展共治基金”的聚集效應,鼓勵爭當志愿者;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充分發揮他們在城市創建、環境整治、物業黨建聯建、紅色驛站等工作中的作用,依靠他們的職能作用解決社區建設發展中存在的民生問題。
5、第五類服務人群:指社區普通群眾,由社區黨組織書記組織“兩委”成員、專職網格員、下沉社區的職能單位干部、社會團體志愿者,開展“會商見”活動。通過“碼上辦”受理信息平臺、“紅色驛站”、“黨群網格服務站”、“先鋒騎士”收集群眾意見,召集各階層、各職能部門召開“共駐共建”民主協商會,按照“碼上辦”流程予以解決群眾訴求。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入戶走訪活動,及時了解掌握群眾、引導群眾,做好政策宣傳工作;組織處理居民群眾困難問題,做好關懷幫扶。
三、主要內容
1、建立“安心驛站”機制。
2、推動社區服務端口前移。
3、建立“碼上辦”處置流程。
4、深化“雙進雙服務”活動。
5、建立快速應急志愿者隊伍。
四、工作步驟
(一)調查摸底階段:
按照“五層分級服務法”的要求,對五類人群進行調查摸底,建立人員信息臺賬。初步建立“安心驛站”工作機制、制度,建立“碼上辦”處置流程。
(二)建立聯系階段:
按照分類要求,“五類人員”與服務人員建立幫扶關系。確定參與“安心驛站”民主協商主要人員名單,并建立長效運行機制。
(三)正式實施階段:
建立和完善“黨員紅色驛站”、“黨群網格服務站”等各站點的硬件設施建設,將縣直干部、“第一書記”、社會組織志愿者有組織的下沉到基層第一線,通過“安心驛站”切實解決社區建設和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
(四)考核驗收階段:
從硬件設施建設、機制的建立完善、開展活動的成效、群眾的滿意度等各方面進行考核。建立考核標準,考核結果納入社區年終考核范圍。
(五)總結表彰階段:年底
對開展“安心驛站”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并納入考核總分。對表現優秀的縣直單位個人向縣委組織部予以推薦。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2、超前工作,提高管理能力。
3、強化措施,完善管理制度。
4、加強督導,嚴格獎懲。
(全文約3000字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