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對浙江寧波“黨建領銜”實踐經驗的調研思考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鄉村治理與發展”課題組赴浙江省寧波市調研。課題組實地走訪8個行政村,先后召開7場座談會,與市、區(縣)農業部門,村兩委班子成員及當地村民進行了深入交流。調研發現,浙江省寧波市通過實施“黨建領銜”組合行動,農村黨支部的作用得到顯著增強,在培育和選配農村帶頭人隊伍、鞏固和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引領和推動區域內各村聯動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堅持“黨建領銜”實施五大舉措
一是拓寬視野“選”,按照“干事創業有思路、村務管理有規矩、服務群眾有感情、帶領隊伍有辦法、廉潔公道有口碑”的“五有”標準選拔村支書。二是多管齊下“育”,依托各級黨校、名師工作室、“金雁論壇”等平臺,每年培訓不少于56個學時,全面加強村支書履職能力建設;深入推進“春苗計劃”,健全遞進培養、蹲苗歷練、跟蹤考評培養鏈,推行新老支書“師徒結對”,形成一群帶動一片的“雁陣效應”。三是嚴愛相濟“促”,深化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探索實行不稱職村干部“歇職教育”,建立不合格村支書退出機制,讓考評由“軟約束”變成“硬指標”。
一是陣地亮標識,鄉鎮村社在醒目位置立旗桿、升國旗、掛黨徽,營建黨建文化長廊,規范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欄,統一公開內容、體現紅色元素,打造黨員群眾的服務驛站和基層黨建的“紅色地標”。二是黨員亮身份,農村、社區黨員在門前懸掛“共產黨員戶”,自覺規范言行、作出榜樣、帶好家人、引領一方,在職黨員進入農村社區要主動亮身份,以實際行動為農村社區群眾提供服務、排憂解難。三是崗位亮職責,通過設置“黨員示范崗”和“黨員責任區”,要求黨員根據各自崗位職責和實際情況,作出“一句話服務承諾”,黨組織對服務承諾進行審核把關,并通過公告欄、網站、電子顯示屏、公示牌、便民服務手冊等方式,亮出黨員干部的姓名、職務職責、服務承諾等內容,引導黨員干部牢記入黨初心和崗位責任。四是黨建亮績效,推行“年初曬清單、年中曬進度、年底曬成績,上級黨委書記點評、現場民主測評、群眾民意測評”的“三曬三評”責任落實機制,將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黨組織星級評定等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建立網格化基層黨組織。打破按行政區域和行業劃分支部傳統,以基層社會治理網格為基礎單元,把支部建在網格上,采取“一網格一支部”或“一網格一小組”的形式,構建“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網格長)”的三級黨建工作體系,主要履行“政治引領、黨員管理、收集民意、志愿服務、統籌資源”五項職責,強化其在網格化管理中的“紅色樞紐”地位。二是組建優秀網格黨員隊伍。每個網格黨支部由10至20名黨員組成,全部在網格內就近居住,選配有特長、有威信和愿意做群眾工作的骨干黨員擔任網格長,鼓勵網格黨組織書記(黨小組組長)與網格長實行“一肩挑”,把熱心服務、有時間精力的黨員充實到網格員隊伍中,把有公心、有能力、有潛質的網格員發展為黨員,確保每個網格至少有一名黨員專職或兼職網格員,強化黨群聯動、干群聯動,讓黨的領導充分體現到基層社會治理中。
寧波市以奉化區為試點,率先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支部大會戰”行動,制定了“掛圖作戰、定期督導、亮績曬優、考核驗收、結果運用”的工作方案。掛圖作戰,年初各鎮(街道)根據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任務,研究確定年度作戰項目,明確具體內容、完成時限和責任人,將年度項目任務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制成公示版面,在村宣傳欄內展示。定期督導,各鄉鎮督促連片領導、聯村干部實時掌握各村項目推進情況,每月研究項目推進存在困難和解決辦法,確保按時保質完成。亮績曬優與考核驗收,指導村黨組織在年底開展自查總結,根據項目完成情況、取得成效和群眾滿意度,推進會戰考核驗收,評選優秀集體和個人。結果運用,將考核驗收結果與鄉村振興“靶向村”的確定以及各項資金補助相掛鉤,作為村干部年度考核和“金雁獎”“銀雁獎”評選的重要依據。
寧波市在奉化區“金溪五村”和“滕頭區域”率先組建“區域黨建聯合體”,探索資源共享、黨員共管、事務共商、難題共解的基層黨建新模式。“區域黨建聯合體”堅持不改變行政區劃、不增加管理層級、不違背各村意愿,有內在動力、有管理幅度、有地域關聯、有發展紐帶的“三不四有”原則,強調“一體規劃、整體發力、各點開花”。一體規劃,圍繞“過去有什么不足,當前有什么困難,以后是什么樣子”三個問題,深度挖掘區域各村聯動發展紐帶,有效催生區域內強弱不均、稟賦各異村共促發展的內生動力,確定區域發展總體規劃。整體發力,通過建立片區常態化交流機制,定期召開支部書記聯席會議,分享交流經驗,輻射提升區域內基層黨建整體水平。各點開花,通過強村輻射帶動、要素拼接共享、產業眾籌發展、品牌聯動培育,促進窮村致富、富村轉型,最終實現從黨建聯合體到經濟聯合體和命運聯合體的轉變。
新做法落地生根新成效初步顯現
2018年,寧波市奉化區通過層層考核審議,13名村社黨組織書記獲得首屆“金雁獎”和“銀雁獎”。西塢街道金峨村黨支部書記周康健,就是“金雁獎”得主之一。他自擔任村書記以來,全身心撲在村務上,自家紡織廠的年銷售額從上千萬元跌至不到一百萬元;村里要辦事、群眾有困難,他還主動貼錢,被鄉親們打趣地稱為“倒貼書記”。在周康健帶領下,金峨村從一個貧困村發展為“山上綠色銀行,山下別墅成行”、花木年產值2.5億元的新農村建設樣板村。2018年,寧波市以“領雁工程”為抓手,共調整村社干部131名,其中村支書51名。據寧波市奉化區統計,新一屆村書記隊伍中善治理、能帶富的占73.6%,(曾)創辦企業的占40.5%,有外出務工經商經歷的占28.3%,12名村支書實現跨村任職,一批“有情懷、有能力”的“雙有”黨員干部已成為鄉村振興帶頭人。
近兩年,寧波市在奉化區11個鎮(街道)共組建了38個區域黨建聯合體,覆蓋行政村201個,其中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的經濟薄弱村60個。截至2018年,60個薄弱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長22.5%,有效帶動20個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5萬元。奉化區以金峨村為核心,組建“金溪五村區域黨建聯合體”,建立“區域聯系會議”制度,一年來先后組織召開12次聯系會議,商定黨建制度建設、河道治理、區域旅游協同開發等20多項事務,帶動區域內落后的雷山村提升發展?!半^區域”黨建聯合體由滕頭村聯合周圍青云村、傅家岙村、肖橋頭村和塘灣村組成,是依托經濟強村優勢,輻射帶動經濟薄弱村,實現“一村富、共同富”的發展典型。一年來,“滕頭區域”內由經濟實力很強的滕頭村牽頭成立資本管理公司,廣泛吸收薄弱村集體資金、土地等閑置資源,依托省高等醫藥??茖W校,共同開發商業街、特色民宿等三產項目,做到了當年投資、當年收益。目前寧波正在全市穩步推廣“區域黨建聯合體”的發展模式,涌現了一批強村帶弱村、先富帶后富的典型。
寧波市全面實施的“亮顯工程”,使“有黨建標識的地方,就能找到黨支部”漸成黨員和群眾的共識。在寧波農村,文化禮堂外墻上熠熠生輝的標語和黨徽,禮堂前迎風飄揚的黨旗,已是鄉村的亮麗風景?!傲溜@工程”不僅激發了黨員干部的“紅色細胞”,也拉近了群眾和黨組織的距離,增強了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和依靠。通過推行“網格黨建”,將黨組織的影響力和執行力向深延、向下沉,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借助現代通信手段,寧波市將“網格黨建”在“線上 線下”同步推進,運用“平安浙江”APP、網格微信群等多種新載體,實現了信息收集和處理渠道的融合互通,提升了基層管理效率。奉化區蔣家池頭村是推行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的典型村,村支部書記陳倫自豪地跟調研組說:“現在村里已經完全做到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鄉村振興離不開基層黨建
農村改革發展的實踐充分證明,辦好農村和農民的事,關鍵在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好村級黨組織是首要任務。寧波“領雁工程”選出了鞏固基層政權的頂梁柱,帶出了“雁陣”隊伍;“亮顯工程”和“網格黨建”筑牢了戰斗堡壘,強化了黨員模范先鋒作用;“支部大會戰”集中力量解決了重點問題;“區域黨建聯合體”實現了“書記有公心、支委無私心、黨員無派心、全員一條心”。從全國范圍看,寧波的創新經驗頗具借鑒意義。
寧波市實施“領雁工程”,從新鄉賢、退役士兵、大學生村官等群體中遴選優秀黨員,培養村黨組織書記;加大提拔重用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的力度;在“金雁獎”獲得者任職期間,每年給予15萬元“金雁津貼”……一系列舉措使“雙有”人才脫穎而出。但是,若想形成“雙有”人才培育的良性循環,還必須建立長效機制。要探索建立村干部隊伍職業化制度,制定村干部薪資標準,完善與績效考核相掛鉤的薪資兌現辦法。要打通年輕優秀村干部晉升通道,建立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考錄鄉鎮機關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制度。要把到農村一線工作鍛煉作為培養干部的重要途徑,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
當前,鄉村基層黨建仍面臨許多挑戰,必須不斷創新、破解難題,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持久動力。要創新工作理念,基層黨組織是黨直接聯系群眾的橋梁與紐帶,要厚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創新用人機制,任人唯賢,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充分調動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干事創業的活力和動力。要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著力解決“干什么、誰來干、怎么干、干得怎么樣”等問題,實現從“能人治村”到“制度治村”的機制性轉變,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執筆人:趙一夫、劉慧、薛莉;課題指導:陳萌山、袁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