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首次!貴州唯一!這門課程入選(貴州畢節學校)
近日
中共中央組織部公布了
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好課程獲獎名單
由貴州省委組織部推薦
省委黨校、畢節市委黨校
海雀現場教學基地教師徐興
主講的網絡課程《獨臂鑄軍魂——
從長征精神中感悟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信念》
成功入選“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好課程”
此次獲評
我市實現了中組部好課程“零突破”
是市委黨校貫徹落實基本培訓
深化教學綜合改革
發揮獨特文化優勢
推動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該課程由省委黨校、畢節市委黨校
海雀現場教學基地教師徐興、常國艷
于2022年8月共同開發
2023年初列為
烏蒙山回旋戰哲莊壩戰斗遺址
現場教學點的現場教學課程
同年8月上線“畢節黨建云”微信公眾號
2024年6月經再打磨提升后更名為
《獨臂鑄軍魂——從長征精神中感悟
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信念》
并上線畢節黨建云微信公眾號
獲讀者一致好評
課程采取“問題導學 故事敘述 核心升華 觸發共鳴”的設計思路,以時任紅二軍團六師十八團政委余秋里為主線人物,由“支撐紅軍取得偉大長征勝利的力量是什么”導入,拋出“這樣戎馬一生的老英雄為什么會在年僅22歲時失去左臂”的懸念,講述1936年2月烏蒙山回旋戰中,因保護團長成均,余秋里左臂負傷。
由于一直行軍、缺少醫療條件,傷臂始終未能得到治療,但他卻以驚人的毅力拖著傷臂跟隨部隊爬雪山、過草地,直到隊伍抵達甘孜地區,最終進行了截肢手術。
余秋里(右一)
課程以余秋里將軍從受傷到斷臂的史實為依托,激勵廣大學員心存堅定信仰、心有崇高理想,必能在黨旗的引領下、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長征之路上闊步前行。
余秋里
課程采取“線上 線下”的授課形式講述紅軍長征中的英雄事跡。除線上網絡教學外,線下選擇赫章縣哲莊鎮哲莊壩紅軍戰斗遺址紀念碑為授課點,課程圍繞紅二軍團六師十八團政委余秋里在長征期間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以及保護戰友、負傷前行,堅守信仰、堅定信念,憑借驚人毅力跟隨部隊取得長征勝利的感人事跡,從一個人的信仰信念看一支隊伍和一個政黨的信仰和信念,闡釋了堅守信仰、堅定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理想信念高于天的深刻內涵。
影視資料
課程創新“空間 時間”授課理念。空間上以哲莊壩紅軍戰斗遺址紀念碑為課程背景,強化學員感悟紅軍戰士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時間上通過講史實、舉史例,用敘事明理的方式,讓課程邏輯更為嚴密,從而讓學員達到感動一陣子、銘記一輩子的目的。
據悉,畢節市委黨校將以此為契機,聚焦“建成全國統一戰線培訓基地”任務,搶抓統一戰線“地域 領域”組團式幫扶機遇,認真落實市委文化賦能“六個以文”重點任務,樹牢“課比天大”理念,站位全國、立足貴州,深入挖掘畢節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統戰文化等文化的豐富內涵,持續加大教學改革創新和精品課程打造力度,推動更多好課程、好師資在更大范圍內共享;充分發揮“磅礴烏蒙”系列叢書作用,引導干部進一步講好畢節好故事、傳遞畢節好聲音。
編 輯|盧香梅
責 編|石 佳
編 審|吳 芳
監 制|孟性榮
總監制|朱光倫
來 源|畢節市委黨校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