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五戶一哨”加強農村宗教事務管理(農村五戶指的是什么)
祿豐市一平浪鎮以黨建引領“五戶一哨”工作措施為載體,構建完善主體在縣、延伸到鄉、落實到村、規范到點的農村宗教事務管理網格。
“五戶一哨”管理
完善“鎮黨委——村黨總支——村民(黨)小組——‘五戶一哨’哨長”宗教事務管理四級網格,黨組織書記切實履行農村宗教事務管理第一責任人責任。規范全鎮8個宗教活動場所“五進”工作標準,宣講“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要求,嚴格確保“一網兩單”等制度有效落實,強化農村宗教事務管理的組織保障和政治保障。
“一哨四員”議事
按照黨支部牽頭、就近就便、群眾自愿的原則,各村將區域相鄰的5至10戶左右農戶劃分為一個“五戶一哨”共建體,全鎮共選聘1100名哨長聯系8955戶群眾。特別注重在少數民族聚居村組選聘群眾威望高、熟知民族宗教政策、熱心農村事務的群眾擔任哨長,將哨長培養為基層宗教工作信息員、宗教政策法規宣傳員、宗教事務管理員、信教群眾服務員。目前共收集建議212條,幫助群眾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問題198個。
常態培訓拓展
鎮、村(社區)分主題定期開展哨長培訓班,增強哨長履職盡責能力水平,借助每月主題黨日、支部活動及民俗節日活動等,組織哨長開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傳、家庭就業聯幫、產業項目聯建等培訓。近年來,開設非遺傳承、法律法規知識、就業產業技能等培訓班30場(次),激發群眾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
“掛點走訪”提效
充分發揮“五戶一哨+”作用,以“周二鄉村清潔日”為契機,全鎮明確每周二為下鄉工作日,推動干部下沉村(組)、企業,發動群眾動手齊參與,同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工作。建立“黨政班子成員+政法干部”掛點聯系村社區及宗教場所制度,每半月至少走訪掛聯的村(社區)1次,明確宗教場所“四必到”,切實把宗教事務管理的重心由事后處理前置為事先預防,從更有效、更專業的角度及早排查風險隱患,做到矛盾糾紛聯調、重點人員聯管。通過引領各村開展花山節、“萬嚕解”民族文化節、廬山文化節等別具特色的民俗節慶活動,激發群眾的合作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審 核:陳 穎
編 輯:楊禎瑋
來 源:祿豐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