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建引領 構建四維協同育人模式
為全力打造旅游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著力培養高質量應用型文旅人才,近年來,山東旅游職業學院以建設“人文化、生態化、數字化、國際化,國內、世界知名的旅游學院”為愿景,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三全育人”,創新“強引領、抓根本、夯基礎、優環境”四維協同一體化育人新生態。學院連續5次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中餐主題宴會設計賽項”,并獲得一等獎;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2023年在山東省就業情況統計中位列前10名,獲評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
堅持政治引領,打造機制協同育人。學院以構建理論學習體系為抓手,一體化打造機制協同育人,全面提升“學”的質效。強化領導干部率先垂范育人,形成了理論中心組帶頭學、專題宣講集中學、人員分類定期學、黨課思政課全面學、實踐活動現場學、競賽答題高效學、線上線下同步學的7種學習方式,建立校級本體活動、黨總支系 (部) 主題活動、支部班級特色活動構成的3級學習活動體系,構建與N項特色品牌活動相互融合、相互疊加的“7 3 N”理論學習體系,實現師生理論學習全覆蓋。
堅持價值引領,打造平臺協同育人。學院緊扣“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充分發揮“管理、教學、實踐、文化”育人功能,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搭建一體化育人平臺,努力實現“新”的突破。以山東省級優質校建設為抓手,以治理水平提升為突破,構建管理育人大環境;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為原點,以深挖各類課程蘊含的育人功能為支點,構建德育育人大格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道德培養為核心,以校內實訓為載體,以校外實習為延伸,構建教書育人大平臺;以典禮活動為載體,以校園環境營造為橋梁,依托山東豐富文旅資源,營造文化育人氛圍。
堅持教學改革引領,強化要素協同育人。學院不斷完善“思政鑄魂、文化立信、專業夯基、實踐強能”育人模式,突出加強師資、課程、教材、活動“四個建設”,全面拓寬路徑。聚焦師資隊伍能力提升,暢通專業教師“教書育人、學術科研、社會服務、行業鍛煉”提升路徑,定期開展教學能力大賽與素養提升培訓,配優建強教師工作隊伍;聚焦課堂教學改革,強化專業課程質量提升,數字賦能教學建設,構建文旅職教特色鮮明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知識傳授體系;聚焦高質量教材體系建設,主動對接“旅游 ”“ 旅游”業態迭代升級需求,分專業、跨學科組建教材研發團隊,優化教材結構、創新教材呈現形式,編寫出版教材、印刷講義70余種;聚焦教育教學活動創新,圍繞儒家文化、齊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傳統文化體驗、勞動實踐、美育與共青團主題日、“三下鄉”志愿服務、“社會公益日”及“青年志愿者服務”同向同行,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推動實踐教學路徑創新。
堅持文化引領,強化環境協同育人。學院強化師生活動陣地功能,搭建多渠道、交互式平臺,精心打磨文化傳播內容。通過校報、博望講堂、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傳播先進理念、推進思想建設,以文載道加強陣地建設;充分運用學院公共資源,建設黨團教育活動室,黨史在山東、黨團活動共享空間共19個,開拓專業研討交流拓展空間,豐富陣地建設內涵;以黨員大師工作室為載體,開展紅色旅游策劃、紅色旅游經典導游試崗實訓、紅色主題面塑展、紅色故里旅游宣傳志愿活動等,強化陣地功能。
未來,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將圍繞文旅產業發展人才新需求,持續堅持高質量黨建為引領,全面構建高水平協同育人新生態,助力學生健康成長,為實現“人人出彩”的目標賦能。
(作者:李姬賢)